中国经济外交追求互利共赢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资吸收国,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经济外交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经济外交不仅服务中国发展,也致力于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追求的是互利共赢。
“开放”是观察中国经济外交的关键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多年来,中国关税总水平由15.3%大幅降至7.4%以下,远低于入世承诺。2022年,中国外贸进出口规模、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全年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关口,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国地位。在保护主义逆流涌动之际,中国以实际行动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下一步,中国将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健全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中国积极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推动商签高标准自贸协定。自2013年设立第一个自贸试验区以来,中国已设立21个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未来将从“扩围、提质、增效”三方面发力,推进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有效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机制性保障,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已同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19个自贸协定,与自贸伙伴的贸易额占外贸总额的35%左右。中国与各方共同努力,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让这一全球最大自贸区安排释放更大红利。目前,中国正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经贸协议,这充分展现了中国经济外交的自信。
中国携手各方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2015年10月,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目前,中国已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老铁路、比雷埃夫斯港、蒙内铁路、亚吉铁路、匈塞铁路、中白工业园、雅万高铁等一大批标志性项目或已经落地或稳步推进。今年,中方将考虑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全球发展繁荣注入新动力。
中国积极推动国际社会加强发展合作。2021年,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以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为目标,秉持发展优先、以人民为中心等理念,重点推进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数字时代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倡导将发展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加强主要经济体政策协调,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构建更加平等均衡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推动多边发展合作进程协同增效,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前,该倡议已经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多个国际组织响应支持,近70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
中国经济外交始终把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坚决反对各种保护主义,反对“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反对单边制裁、极限施压。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必将为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作出更大贡献。
转自:人民网—人民日报
- 上一篇:破解时代之问 引领发展之路 —…
-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