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农业农村

慈利县苗市镇白龙村:“龙头”引领兴乡村  村民致富换新颜

时间:2024-03-22 07:29:35来源:中国为人民服务工作委员会湖南工作委员会作者:作者:李德山 卓敏 李萤 点击:

  湖南省张家界慈利县苗市镇白龙村现有人口1359人,党员45名。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白龙村现有领导班子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加快整合现有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村民很快走上致富道路,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班子领导有力 发展思路清晰

  “白龙村近几年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就是得益于村班子的引领作用,和村班子详细制定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思路。”作为苗市镇的党委书记,姜振宇一直很关注白龙村的发展。自从镇党委把在外地创业并有着丰富市场经验的杨海雄培养发展成党员且选举为白龙村党支部书记后,白龙村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姜振宇透露,2023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多元,村集体收入达到23万元,而在现任村班子上任前,该村集体收入还为零。

  如何把党支部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如何在当前萎靡的市场中推进白龙村的经济发展,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如何加强新时期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如何在当前村里集体经济还不富裕的情况下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等等,这些问题已成了新班子天天考虑和解决的工作,但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工作能力。

  新任领导班子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还是人的问题。一是亮明身份。在集体项目建设、矛盾纠纷调解、政策宣传、民情问题收集中以“袖章”“村民代表工作证”的方式亮明党员、村民代表身份。二是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村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将全村划分为4片12组35邻,并设置篇章、组长、邻长,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三是科学积分管理。多次召开党员大会、小组会、支委会讨论完善党员积分管理制度,使之更具有客观可行性,为进一步规范党员行为提供制度保障。

  随着新任班子工作的推进,村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前我们村里组织观念淡薄,党员参与村里的事务不积极,现在经过村支部推进的亮明身份、积分管理等治理措施后,我们村里不仅党员参与村里事务的热情高涨,而且连在外面学习的青年团员都积极在村里履行自己的义务。既解决了村里经费紧张,又推进了村里党员和青年思想进步,村里呈现一片发展的好势头。” 村党支部书记杨海雄在介绍村里的变化时感到由衷的高兴。

创新发展思维 在创新中解决问题

  新任党支部上任后,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村民反响十分激烈的橘子产业园的销售问题。据村民反映,为了响应村里及镇里的号召,他们大部分都种植了柑橘。就当初而言,种植柑橘还是一个阳光产业,但是市场行情说变就变,随着各地扶贫工作的推进,很多地方都选择种植柑橘,等到柑橘树一挂果,销售立刻成了问题。新班子上任以前,村民卖不出柑橘,大量柑橘堆积、腐烂,村民痛心不已,有些村民甚至觉得种植柑橘没出路,萌发了要砍掉柑橘树的想法。

  怎么办?这一压力给到了新任班子的各个成员。

  新任班子成员深知,乡村要振兴,必须壮大集体经济。而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出来的杨海雄的市场经验优势很快在发展村集体经济方面得到了展现。一方面,村里发挥龙头企业的带领作用。通过电商物流助力,发动在外年轻人全面展开网销,在2023年丰产滞销的和市场价格低迷的情况下,收入竟稳步增长,个别农户收入超十万元。市级龙头企业硒友农业全年收购、初加工柑橘脐橙共计1000余万斤,给集体经济带来4万元的分红收入。另一方面,丰富村集体经济增收形式,努力摆脱村集体经济依赖公益林、租金、分红等途径增收的传统方式。通过两委干部和驻村队员的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开创性成立了劳务公司,主攻工程建设领域,不仅承接本村项目的建设,同时也积极向外发展业务,成立一年时间,实现盈利30余万元。此外,还成立了种养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农副产品经营销售,目前经营有鱼塘养殖项目一个,烤红薯种植40余亩,村办农家乐建设也在加快建设,在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突破23万元。

  除了培植企业,培养致富能人也是该村准备的另一手发展经济的好牌。该村发掘本村“土专家”10余人,通过流动讲堂,在片组展开技术授课,组织本村青年40余人联谊“烧烤”,推荐在家有想法有干劲的年轻人参加县级电商培训4人,技能培训4人,建立帮带制度,积极支持他们创业致富,使更多致富能手在乡村振兴事业中发光发热。

聚焦民生建设 村民致富换新颜

  “这一届村支两委班子还是做了很多实事,我们这几年的生活好多了。”村民老李一直生活在村里,见证了村里的发展。对于现任班子,他觉得很满意,他认为,当初选杨海雄当支部书记选对了。正如杨海雄经常在大小会上念叨到的,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只要党员干部带头,没有发动不了的群众,把话要说到群众心里头,事要做成群众心想的。杨海雄是这么说的,他和他的新任班子也是这么做的。

  近年来,该村一是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大力发扬“红袖章”“光荣榜”的主人翁精神,建设“花仙子”“善士垭”“幸福肖家台”三个美丽屋场,累计发布“光荣榜”89期,仅2023一年就争取各类项目资金258万元。从以前的“村干部使劲干,群众抱着手来看”到如今的“组组比着干,家家抢着干”,村里的环境也在现任班子和村民们共同的努力下得到大大的改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二是扎实推进村民代表常态化联系群众。补选村民代表2名,建齐了队伍。之后,在党支部带领下结合每月的“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各种宣传和帮扶工作。三是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开展“流动讲堂”4+3模式,宣讲法治、民韵、技术、政策,通过支部书记专场答疑,收集民情,处理问题,进行微专访、微议事、微服务。全年已开展4期,积极协调化解矛盾纠纷,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对生活困难村民给予组织关怀,对符合政策的争取民政救助。针对长期干旱,较早介入,发动抗旱保供,成效显著。四是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连续四届举办“童心向党,关爱成长”留守儿童夏令营活动,邀请湘潭大学15名青年学子,为白龙及周边兄弟村的56名学生带来了欢乐、平安、充实的暑假。五是重视人才培养,成立慈利县善龙公益协会。协会一经成立,就收到来自爱心人士和企业的捐款,合计9万元。2023年中高考及研究生成绩突出,奖励985/211、双一流大学等7名学子1.2万元,这一操作得到市关工委大力肯定和认可,受到广大家长和孩子们的广泛好评。

  当前正处于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时期,慈利县苗市镇白龙村作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在乡村治理模式、村集体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整治、营造文明乡风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效,找出了乡村治理的新路径。村居体系建设及移风易俗向纵深挺进;连续四年举办“童心向党,感恩成长”留守儿童暑期夏令营活动,建立人才培养奖励机制,组织青年人才交流会,以多种形式推动文化建设改善民风;兴办“流动讲堂”,以“4+2”(即四个讲堂:政策讲堂、民韵讲堂、技术讲堂、法制讲堂,两个互动:主体议事、民情专访)模式。从原来召集群众“过来听”转变为组织人员“过去讲”,聘任优秀本土人才为讲师,每月轮流选择本村片组,结合当前重点工作和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开展宣讲并进行沟通交流,凝聚强大干群核心力。

  在群众口中,以前是偏僻乡村烂泥路,现在是“条条大路通橘园”;以前“有女莫嫁白龙村”,现在是“嫁白龙村过幸福生活”。随着白龙村新任领导班子在乡村振兴工作上的逐步推进,群众的幸福指数也得到大幅度提升。
 

编辑:中国为人民服务工作委员会湖南工作委员会王志

版权所有:友求智能(北京)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14877号
监督电话:010-6855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