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理论创新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是一个相互贯通的有机统一整体,是我们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理论宝库的一把“金钥匙”,是我们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点。我们要正确认识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时代自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六个必须坚持”,这是在实践中继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遵循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坚持和运用好的立场观点方法。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创造历史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坚定坚守与自觉践履。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实践导向。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也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好在实际工作中把握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原因和结果、偶然和必然、可能和现实、内因和外因、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自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自觉。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我们党的理论之所以得到亿万人民拥护,就在于始终秉持人民立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坚持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这一根本价值取向,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自信是中国共产党素有的精神气度,自立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正是坚持自信自立,让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可以深刻洞察中国与世界目前怎样发展和向何处发展,而且可以深刻洞察中国与世界将来怎样发展和向何处发展,从而信心百倍地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并且在这一奋斗征程中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的是人间正道,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要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要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展开理论创新,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坚持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坚持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就能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中国共产党赓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文明传承,秉承“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历史底蕴,抱守“协和万邦”“和实生物”的文化精神,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擘画出美好愿景,也提出现实路径,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方案。
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实践自觉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我们要在牢牢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基础上坚定坚持“两个结合”,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坚定不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是空洞抽象的条文,而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我们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指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以及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揭示的自然、社会和思维认识各方面的客观规律,得出的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客观规律,得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结论。无论是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还是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根本上是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其中,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统领对具体实际的认知判断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
坚持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新时代中国之“的”,为解决中国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支撑和保障。坚持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要紧密结合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具体实际,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坚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当之无愧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不仅仅是因为21世纪中国的实践具有世界意义,更在于5000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后展现出新的文明光辉。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理论创造,伟大实践推动伟大理论创造。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作者:辛鸣(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转自:光明网—经济日报
- 上一篇:十年来,高铁年均投产3500公里,西部…
- 下一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