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文化建设

应对人口老龄化 中国康养积极履行央企使命

时间:2021-07-15 15:28:51来源:作者: 点击:
人口老龄化对全球各国都有深远的影响,我国的养老服务需求潜力巨大,是一个巨大的朝阳产业。

中国健康养老集团有限公司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中国养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探索出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普惠养老模式。

据统计,中国是当今世界老龄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2019年底,已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54亿,预计2025年将突破3亿,2030年将突破4亿,2053年将达到4.87亿的峰值。

按照国际通用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7%就被称为老龄化社会,据此判断,中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长期人口政策的影响,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与世界上先期进入老龄化社会国家的一般规律不同,呈现出规模大、速度快、独子率高的特点,给未来中长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老龄化问题成为事关我国百姓福祉、社会稳定的民生大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2021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年会时强调,人口老龄化对全球各国都有深远的影响,我国的养老服务需求潜力巨大,是一个巨大的朝阳产业。

中国健康养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康养)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中国养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探索出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普惠养老模式。

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先行布局健康养老行业

作为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诚通)出资100亿元建立的全资子公司,中国康养虽然成立于2017年1月,但早在2014年8月,国资委转发中央五部委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央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培训疗养服务机构调查统计工作的通知》时,中国诚通在第一时间组织专人,深度介入前期研究工作,依托多年来参与改革和资产经营的丰富经验,全程参与了改革文件起草,为党中央决策部署出台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

“中国康养的成立,主要得益于中国诚通党委的主动提前谋划,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培训疗养机构改革的相关政策。早在2014年改革开始‘摸底’的时候,中国诚通担当作为,认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应该肩负起这个责任和使命。”中国诚通副总经理、中国康养党委书记、董事长朱跃表示。

中国诚通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服务改革大局、发挥核心作用的职责及思路,得到了国务院国资委的认可。随后,中国诚通进一步深入研究并积极参与了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培训疗养机构改革方案》、国家发改委《关于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培训疗养机构改革指导意见》的讨论和文件起草工作。

2015年5月,中国诚通就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参与培疗机构改革的建议被发改委和国资委改革文件采用,中国诚通高度重视,立即组建专项研究小组,并在2016年4月,决定成立中国健康养老集团专项运作平台。

2016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提高培训疗养质量效益,盘活存量资产,促进健康养老等新型服务业发展,作出了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培训疗养机构改革重大决策部署,决定撤销、脱钩的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培训疗养机构划转至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由符合条件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组建跨区域跨领域的健康养老产业集团。

2016年12月,根据培训疗养机构改革联合工作组的要求,国务院国资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并经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会签同意,按照有利于明确责任主体和落实主体责任、有利于监督管理和指导工作、有利于工作有效对接和平稳高效推进、有利于形成统一的人员安置政策、有利于国有资本集中统一运作和管理等“五个有利于”原则,以及确保资产平稳接收、有效盘活、转型发展、妥善安置人员、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党建工作无缝衔接等“六项”基本条件,确定中国诚通作为参与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培训疗养机构改革工作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

2017年1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及培训疗养机构改革联合工作组的工作要求,中国康养正式成立,明确了作为培训疗养机构接收及转型发展健康养老的统一运作平台的功能定位。2018年7月,经批准,增补中国诚通为改革联合工作组成员单位。

2019年2月,中国康养作为首家入选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卫健委三部委“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的中央企业,目前已在武汉、沈阳等七省八市快速落地普惠养老项目,开业及建设的普惠养老床位3000多张,“武汉楠山有约”已成为城企联动普惠养老的示范品牌。

截止到目前,中国康养已经形成了万余张普惠养老床位供给能力,各类在营普惠型养老机构达40余家,在建普惠型养老机构达80余家。未来,中国康养按照改革部署有序完成培训疗养机构接收和转型工作,预计能够提供10万张以上的普惠养老床位,最终实现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旅居养老等各类普惠养老服务的多层次、多维度立体产业布局。

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推进事业产业均衡发展

中国康养作为一家中央企业,要同时兼顾养老产业和事业均衡发展,成立后一直在探索构建“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企业可持续”的普惠养老发展模式。

“中国康养以普惠养老为己任,不简单地以盈利为目标,别人不愿意去的我们去,最困难的地方我们也去。”朱跃表示,“我们既要着眼前沿理论研究,又要落地最后一公里。既要着眼国家的政策趋势,又要确保项目直接落地,还要让老百姓认可。我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价格要让工薪阶层可以承受,在质量上必须有保障,同时还得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观记者了解到,中国康养主要在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旅居养老、学习型养老等方面进行规划布局,提出了三年行动方案。

其中,社区居家养老计划在10个以上大城市布局骨干网项目,提供家门口能买到的有品质保障的多功能养老服务。

医养结合计划在10个以上的城市布局专业的医养结合机构养老,以服务运营为主,创立标准化品牌,实现长期稳定的现金流和可持续的适当盈利能力。

旅居养老则计划在20个以上的旅游城市构建旅居康养网络,以会员式服务为主,通过提升健康管理等增值服务内容,提升客户粘性,共享平台经济。

学习型养老则在各类养老服务设施中增加老年大学等研学功能,并在遵义、井冈山等布局红色游学特色养老基地。

“目前,针对工薪阶层的高品质养老服务的优质供给还很缺乏,中国康养在产品和服务的转型设计上将定位指向这部分人群,在价格上会参考当地人均居民收入水平进行合理定位。”而在服务质量方面,中国康养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表示,“由于改造的培训养老机构数量较大,仅在北戴河地区就有四千多张床位,未来会在全国布局10万张以上。在赋能的同时,中国康养会在批量改造中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规划、设计、采购,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和行业引领作用,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当然,在这些养老模式开展的同时,企业更加需要强有力的运营和管理系统来支撑,中国康养主要通过“降成本、强运营、保质量”三步核心举措,推进各项业务落地实施。

在成本管控上,中国康养发挥央企整合资源优势,着力打造设计、改造、采购等供应链三大支柱。设计平台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建筑学院等专业机构深度合作。改造平台与中国建筑集团、中国铁建等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深度合作。采购集约化平台与国内外养老设备设施生产或直销企业直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强化议价能力和售后服务品质。

在增强运营上,中国康养以获客能力、营销渠道、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等工作为抓手,持续发力。紧扣导客引流、提升入住率等运营核心要素,建立单位团体固定客群、金融产品联动营销、线上营销平台多渠道营销方式,继续加大培训提升力度,引入养老专业实习生。中国康养以提升养老运营为核心,建立养老机构管理系统,实现业务互通,数据共享,搭建并完善大—中—小家的养老云平台解决方案。

在质量管理上,中国康养通过资源共享、能力互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各项工作、各个项目落实落地。例如,引入开发建设企业,降低设计、改造、建设成本的同时,提升建设品质。引入养老运营商,借助成熟经验、团队、技术,快速形成标准化、品牌化管理模式。建立服务标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适老化设计标准、适老化改造标准、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老化预防标准、普惠养老服务标准、旅居养老标准、从业人才标准。

健康养老行业发展机遇与面临挑战并存

作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中国诚通的核心二级子公司,同时又作为培训疗养机构接收及转型发展健康养老的统一运作平台,中国康养成立以来参与了三部委联合组织的“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并且作为首批7家签约试点企业中唯一的央企,在着力服务国家大局的战略要求的同时,积极从供给侧发力,力争用最好的产品、最好的服务满足民众需求,发挥出央企“国家队”在保障民生基本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

近日,在中国康养的牵头下,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大家健康养老产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医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按照3:3:3:1的股权比例,出资设立中国康养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达19亿元。

下一阶段,中国康养将紧盯“资产、投资、运营”三大环节,提升企业在健康养老行业核心竞争力。

在资产端,发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资产经营优势。压实国有资产集中统一运作和管理的主体责任,将原来分散于各系统的闲置资产集中起来,构建国内最大的康养不动产、物业资产池,通过集约化、规模化实现资产效用最大化。

在投资端,发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资本运作优势。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投资运营,通过产业基金、专项债券、资产证券化、投贷联动、融资担保等多元渠道引入长期、稳定资金。中国康养将继续牵头整合康养产业链头部企业,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投资普惠养老,共建专项投资工具,打造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康养投资品牌。

在运营端,广泛引入优质康养企业共营共赢,牵头业内优质运营商,建立专项产业协会。支持和带动专业机构共享共建,以管品牌、管客户、管标准、管质量、管老人权益为重点,加强研发、设计、改造、集采、客户、资金、人才、信息化、运营管理、标准、健康管理等能力平台建设,打造有机融合的普惠养老生态圈。

即便如此,留给中国康养的考题仍不简单。

中国的养老产业普遍存在“融资难、成本高、收费高、人才匮乏”的问题。养老产业投资资本较高,供给与需求失衡,同时产业效益低,企业持续发展面临很大挑战,养老产业的资质认证及标准也亟待健全。

而对于中国康养来说,还要解决的问题更多。朱跃认为,从企业经营角度看,工作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首先,从短期看,政策刺激产业发展的实际效果还不够明显,需要出台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土地划拨用地、产权不清晰等问题也给涉改培训疗养机构转型发展造成了一定困难。

其次,养老企业商业模式、盈利模式不清晰,养老消费端有效需求不足,土地、物业等资产端投资成本较大,养老行业企业普遍盈利能力较弱,而类地产、类金融产品主要服务于高收入人群,无法解决普惠性养老需求。

再有,养老产业专业化服务人才缺口较大,服务能力及质量亟待提高。目前养老护理员社会地位低、劳动强度大、收入低,人员流动性很大,缺乏合理的职业体系规划。现有养老产业服务人员大多只会做一些简单的家政服务和日常生活护理,对老年人医疗护理以及身体、心理、精神关爱都不够到位。

最后,由于缺乏科学的标准评价体系,养老服务供给尚不能精准匹配服务群体需求,可能会导致成本增加、资源浪费。

这些都是中国康养乃至整个行业产业面临的问题。对于中国康养来说,国际国内都没有先例可循,必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奋力破解普惠养老、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系统性挑战,在改革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推动我国健康养老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践行成为“培训疗养机构脱钩整合、发展普惠养老、混合所有制改革三面旗帜和健康养老产业领跑者”的要求,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道路。
版权所有:友求智能(北京)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14877号
监督电话:010-68550858